小吃在台灣有著重要的地位,它是一系列台灣的特殊街頭食物的總稱,也是台灣在地文化的最佳代表之一。相比上海的生煎包,台灣生煎包有2點不同,即體積更大並且煎炸時倒著下鍋。 # Y- Q Y1 w8 x; V8 C" j9 ~- A
0 g: ]. A' _: r0 n0 g9 }小吃在台灣有著重要的地位,它是一系列台灣的特殊街頭食物的總稱,也是台灣在地文化的最佳代表之一。, [% z* ]' o9 Y- I0 `+ i
台灣小吃由於其獨有的飲食文化,形成了特有的小吃夜市。想要一品台灣40種美味小吃嗎?那就跟著美國有線電新聞網(CNN)的報導,開啟美味之旅吧。
/ e! B+ r6 r3 l+ T% w" w: Y 台北市大約有20條小吃街。每一次您以為已經找到了最好的街邊美食,比如最棒的臭豆腐或者令人難忘的牛肉麵,總是還有另一間比它更好的台灣小吃店。台灣的飲食混搭融合了閩南菜、潮州菜和日本料理的風格,這樣的混搭結果是多種多樣的味覺享受。在台灣,人們認真對待飲食,所有的食物都很重要並且都是最好的。
) O4 ?- A# n) L7 e5 }; o6 O 暢遊台北的3大要素:護照,現金,還有一個強大的胃。' d: e2 ]. b3 o5 f
不容小視的台灣滷肉飯% T$ F4 J. a( f: x* _" b
台灣的飯食小吃花樣繁多,不過要說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推滷肉飯。據稱,風味獨特的滷肉飯,全世界只有台灣人會做。1 r2 P, L% _- d( y, ]# o
台灣有句諺語說,「哪裡的廚房有炊煙,哪裡就有滷肉飯」。' o6 d$ Q2 q& I. ~
「滷肉飯」是台灣食品的代名詞,一碗好的滷肉飯,需要把切得剛剛好又不能太碎的五花肉在醬油和五種香料中慢燉。飯要又香又韌,滷肉要多汁,肥美而不油膩,再加上鮮脆可口的醃製醬菜,真是叫人無法拒絕。
+ z( M$ y8 g0 Q% W5 \+ V1 p, @' m 牛肉麵是最具說服力的台灣美食
, z: c# e+ K; O" i e' } 台灣牛肉麵是台灣平民美食,攤位遍佈台灣省大街小巷。有著「牛肉麵之都」美譽的台北,每年都要舉辦盛大的「台北國際牛肉麵節」。不管是台灣的牛爸爸餐廳裡全球最貴的牛肉麵(334台幣(約人民幣70元)一碗),還是在您偶然發現的小餐館中,都能找到最好吃的台灣牛肉麵。 a! k. X+ W+ Y r+ i+ t& d
除了吃牛肉麵的學問外,牛肉麵的做法也是非常講究的,叫「一青二白三黃四綠五紅」。其中熬煮五天的高湯「一清」,白肉鍋「二白」,喬麥麵「三黃」,香菜、青蒜襯味的「四綠」,辣椒加味的「五紅」,這才能算上一碗美味的台灣牛肉麵。4 a9 `; F- L" h& e8 P* o6 C
台灣島最著名的小吃:蚵仔煎7 O6 g( m8 ?0 J3 b8 x. h1 U: T
蚵仔煎是台灣最具知名度的小吃之一。其做法和風味,也是因地域不同而稍有差異。5 U+ R5 m3 a) R, ^, A) X! W+ p# q
蚵仔煎的做法真正展示了台灣土地的富饒,因為它的原料同時來自大海和陸地。雞蛋是小牡蠣的完美搭檔,在海島附近很容易找到。再加入地瓜粉,蚵仔煎就會變得黏軟而口感十足——這也是台灣食品的共同特點。% i6 U3 T3 X% n; ]9 q2 K
2007年,《遠見》雜誌進行了一項1000名台灣人參與的民意調查,蚵仔煎被評為台灣小吃的最佳代表。( y' y) f! J! @% l2 k4 c
比啤酒更好的飲料: 既是飲料又是小吃的珍珠奶茶
, D, d' B, h$ T- ^. z& W9 i 珍珠奶茶又稱波霸奶茶,簡稱珍奶,是一項流傳於台灣的茶類飲料,將粉圓加入奶茶之後,就成為珍珠奶茶。由於口感特殊,所以相當受到青少年歡迎。珍珠奶茶是我國台灣「泡沫紅茶」文化中的一種,雖然只是在奶茶中加入木薯粉圓,但卻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飲料與小吃之一。
' v4 y* R. Y* ]; l. ~$ ?8 s- _/ t 珍珠奶茶是台灣人鍾愛的「QQ」質地食物的代表。「QQ」一詞是用來形容那些很耐嚼的食物,珍珠奶茶中用樹薯粉做成的的「珍珠」就是其中一種。現在台灣已經有了更多種類的珍珠奶茶,包括香芋口味、茉莉花茶或咖啡口味,又冰凍的也有熱的。
* |2 Q1 z7 o. S j# [+ I 台灣小吃棺材板
. |+ [1 _8 J2 f( R 棺材板是台南市有名的小吃之一。有些店家為求吉利,將其改稱為官財板。棺材板的前身是用西式酥盒加上雞肝等中式配料做成的。一開始不稱「棺材板」,而為雞肝板。據聞某日,台灣大學考古隊來到這家點心店品嚐雞肝板。在茶餘飯後,一位教授忽然說:「這雞肝板外形很像我們正在挖掘的石板棺呢!」從此,這個有點聳人聽聞的名號「棺材板」便取代了雞肝板的稱號。而由於形狀和偏甜的口味都很特殊,使得棺材板一炮而紅,遂成台南著名小吃之一。
3 K' |) M. v: | 做法是將面包切成薄薄的面包塊,下鍋油炸,炸到金黃色後撈起,掀起炸酥的一面,把中間挖空,再裝入由雞肝、雞腎、雞肉、豌豆、馬鈴薯、胡蘿蔔、地瓜粉、墨魚和蝦仁等精心調製的作料以高湯煮成再用些牛奶芶欠,再於面包面上蘸上醬料,就成了大名鼎鼎的棺材板了。酥脆的外皮配上香滑可口的肉餡,香味濃郁,營養豐富。
7 C# V7 ?: _2 G# F$ j) _% j 擔仔麵6 ]- i. ~/ D1 U0 ]3 i4 v/ N3 u
擔仔麵是一種發源於台南地區的小吃,其全名亦可稱為度小月擔仔麵。正宗的擔仔麵是用鮮蝦熬煮湯頭,加入豆芽、香菜、碎豬肉和鮮蝦製作而成。在台灣已有百年歷史,其不但鮮美甘甜的甜蝦湯頭,而且還有加上香醇不膩、長時間熬煮的肉燥,在台灣非常的受歡迎。
" H( K& q! g4 G9 }4 n' x+ t 大概興起於清朝時期,由於台南臨海,故許多人家以捕魚為業,但是台南夏季7、8月份時常有颱風侵擾,風雨加交導致不易出海捕魚,生計頓時艱困,故稱颱風來襲頻繁、生計維持不易的月份為小月。因此有些漁家在無法出海捕魚時候,就改賣麵食以維持生計、度過小月,而後漸漸產生「度小月擔仔麵」這道美食。% p: P4 Y- M1 j, b2 r' r: w
8 \. |: X- P, v9 I5 Q1 } c台湾小吃生煎包( m% t- @8 }# \2 p1 o& K- s& g
如果您喜欢蛋糕的蓬松或是薯片的酥脆,那么生煎包则是两者兼具。生煎包是由松软的包子煎炸底部做成。掰开以后里面是松软的猪肉馅,成品面白,软而松,肉馅鲜嫩,中有卤汁,咬嚼时有芝麻及葱香味,以出锅热吃为佳。3 A) _; |6 b7 T7 y( L
相比上海的生煎包,台湾生煎包有2点不同,即体积更大并且煎炸时倒着下锅。. E( o" t' s. L) r D$ y, u/ g9 ^
割包是台湾产的巨无霸
' ]" [. O' t7 p8 p3 A- {) v 割包是台湾的汉堡,是以长椭圆扁形面团皮,对折起来包覆馅料的食物,传统上的馅料通常不外片状五花肉、酸菜、花生粉及香菜这几样,也有为了健康着想以瘦肉代替五花肉的。9 b6 P- }( |' ~/ C; v1 B
割包的馅料被剁成小块混合在一起,所以每一口都能吃到所有的种类。这种做法与西方的汉堡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因此,不少人也称割包为“台湾人的汉堡”。4 j* X- j5 [5 p' c6 G5 q
铁蛋2 H4 x) B& J4 C4 M/ L; @2 G
铁蛋为台湾台北县淡水镇的著名小吃。相传由在渡船头畔经营一片小面摊的黄张哖,一个下雨天的日子,由于生意不好,于是将卤蛋不断的回锅,因为卤好的蛋海风一直吹,越卤越小,越卤越黑,没想到客人却喜欢上这种更有嚼劲、更加美味的黑卤蛋。$ g$ T( Y5 J: O; {4 p: q- E
之所以被称为“铁蛋”,是因为这种小型蛋和人的指甲一样坚硬。铁蛋通常用鹌鹑蛋制作,先在酱油中煮熟然后风干。
2 Q! U# h8 {7 Q: Q5 j 整个过程需要重复几天,直到蛋白质变硬并具有一定的嚼劲和口感。
0 Y! a, `) {+ r3 V/ N 台湾微热山丘的传统凤梨酥
( m) ]) R8 j9 S9 e. T4 i4 _ 台湾凤梨酥名气不小,是去台湾游玩大多都会带的伴手礼。正宗的凤梨酥皮薄馅大,外皮酥松化口,凤梨内馅甜而不腻,其中为了口感更美味,通常会添加冬瓜,成品非常好吃。
! N: v( q7 W- u8 c( b9 d 如果您想要买到最好的凤梨酥,可以去试试微热山丘,只使用本地产的凤梨坐馅料。这种馅料看起来颜色更黑,纹理更粗糙,酸味也更浓。其他商店出售的传统凤梨酥则是用菠萝和冬瓜的混合馅料。这种做法使凤梨酥有更多水果的甜味,奶油糕点的金色外皮更加易碎。! O7 R, \8 {: E5 N2 {
“甜不辣”的每一滴酱汁都是美味
. A/ _6 o) ~( Z: S* n4 H 甜不辣是将鱼肉打成鱼浆,加些淀粉、肉、海鲜等,弄成想要的形状,再下油锅炸成“甜不辣”。大多数人认为甜不辣是由日本人发明的,其实是葡萄牙人最先发明,再随传教士一起传到日本。
$ i+ f& ^, g0 H2 j1 _ 通常超市看到的甜不辣有长条形、圆形、扁形等等,将它切片后,与芹菜、虾一块儿烧,是道容易又实用的家常菜。听起来或许并不特别,但它却因浓郁的香味和丰富的口感成为了备受喜爱的台湾小吃。0 Y9 h% g3 d7 O! Q
台湾小吃肉圆
2 N: B5 B. e- H) F 肉圆是一种台湾的特色小吃,与饺子非常相似,它的名称得自于外观,一般为直径6到8厘米左右的半透明扁圆形,是一种以地瓜粉、太白粉等材料作成的半透明肉圆皮包裹猪肉与其他配料的食品。
) M- C4 g( W7 N( L7 u 除了最常见的圆形之外,亦有三角形的北斗肉圆,是相传发源最早的肉圆,但目前不如圆形普及。后来又经过改良,加入猪肉、蔬菜等配料,浇上肉汁,逐渐发展成现今为人所熟知的肉圆,并且流传到台湾各地,也产生了各地不同用料与做法的特色肉圆。人们认为肉圆是物资稀缺时的发明。因为在当时猪肉饺子是只有春节期间才能享用的奢侈食品。 |